返回

塔夫茲大學法律暨外交碩士Ariel Chung

決定赴美念研究所,源自大學雙主修國際關係時,從文本、從教授的分享、從大大小小的專題研究中,看到如果公共事務的討論和實踐能跨越國界,可以產生多大的動能和深遠的影響力,因而想要在一個更多元的環境,從更多元的角度了解、分析,和實踐國際公共事務。抱著這樣的想法,我在申請美國研究所的同時,也爭取到AIT Public Diplomacy (PD)組實習的機會,希望能在實作中認識AIT如何透過文化、新聞等軟實力,與台灣交流連結。

在AIT PD實習的期間,有幸參與了內容和形式都非常多元的各式專案,從新媒體機會與挑戰、多元性別平權的推動、社會創新、食品安全到藝文交流……等,在過程中,深刻感受到在PD工作的,來自多元背景的大家,不分國籍、資歷,及位階高低,一起為了超越國家的共同願景和關懷而努力,也因著這樣的態度,讓在PD工作的人,常能跳脫窠臼,想出更多創新的和公眾連結,串聯社會各界力量的好點子。在AIT實習的經驗,讓我對國際公共事務有了更豐富多元的想像,以及更開闊的胸襟,也因為這樣的經驗和看見,很幸運的順利申請上自己的dream school, The Fletcher School。

在Fletcher School念書的兩年間,看到許多在台灣從未欣賞過的風景。在Fletcher School,半數以上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國際學生,大家帶著截然不同的生命經驗、不同的視角,甚至不同的理念,因著相同對國際公共事務的好奇、熱情和使命,齊聚在波士頓郊區小山頭上的紅磚樓裡,熱烈辯論;也一起在討論室、電腦教室中,為了專題挑燈夜戰。在這樣多元開放的氛圍中,校方和教授都給予學生極大空間和支持,在國際關係的範疇下,嘗試任何自己最有熱忱的領域。我在研究所的主修是國際發展(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一個在台灣少有機會完整接觸的學門和專業領域,兩年間,探索了南亞最貧窮聚落的微型金融、羅興亞難民營中孩童的教育問題、中南美洲非法移民的流動脈絡、肯亞科技新創產業的發展、盧安達的轉型正義、烏干達小農的新興農法……,這些都是過去不曾想像的經驗、挑戰,以及成長。課堂和工作之外,因為朋友的多元背景,也體驗了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我們一起賞楓採蘋果、烤火雞過感恩節、一起包水餃過新年、一起大啖印度美食慶祝光明節、一起舉辦跨國美食派對、一起探索波士頓的各個大學、博物館和美術館……,彼此的分享,讓我們在天寒地凍的雪城中保持溫暖。

在美國讀書,使我得以在最前線參與各式國際事務的討論,同時從不同的角度及視野回頭反思自己的家。從這些討論、實踐中,我體認到:掌握世界脈動的同時,深刻理解和同理在地脈絡,更是開啟討論、面對挑戰的核心。在研究所畢業一年後的現在,我仍在每天的工作中反覆咀嚼這些看見和反思,這些因為研究所的經驗才得以長出的視角。

在美國讀書期間,有幸參與、見證許多第一線的國際事務討論,例如和同學一起參加世界銀行青年高峰會,和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一起討論教育發展。

節慶的季節也是想家的季節,還好,我們有應對之道:和在美國的家人一起慶祝各種節日!

同學們來自多元背景,畢業後也會到世界上各個不同的角落,持續在不同的位子上為了國際事務投入心力。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分析技術。 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