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於USC (南加州大學) IBEAR MBA的Ryan Huang,特別跟大家分享申請MBA的經驗談,以下是他的描述。
我的同學曾經建議我有機會要寫一篇「平衡」報導,這也是寫這篇文章的原因之一。USC IBEAR MBA 一年光學費就 8 萬多美金,在你確定真的要申請之前,請先看看10件你可能有興趣想知道的事情,或者說是念 MBA 的迷思,不要花了錢發現和自己的期許有很大的落差,畢竟這可能是你出生以來金額最高的單筆投資。如果你沒有得到家中的金援,或者獲得公司的全額資助,畢業後就要開始負擔不小的還款壓力。(註:有志申請獎學金者,請努力把 GMAT 成績考到 700 分或以上,就有機會得到 30,000 USD)
【10 Things You May Want to Know】
1. 迅速變成全方位的 consult 或優秀經理人:念完 MBA 就可以變成 Strategy, Marketing, Accounting, Finance, Operation management 等方面的全能顧問,甚至當個傑出的經理人或者 CEO。答案是不見得,很可能連某方面的專家都談不上。因為一年制的密集 MBA 沒有按照主修分組,也只有三堂課可以選修,所以很難在畢業後轉換跑道,你可以換個產業求職,不過要換性質差異很大的工作則難度很高。(例如來念之前是工程師,畢業後馬上轉型做會計師)
那麼 MBA 可以幫你什麼?教授考量到全班同學的程度,因此上課內容兼具基本觀念和進階技巧,還有適度跟實際工作相結合。所以你如果之前沒有商科背景,這是一個機會去接觸以前沒碰過的會計、經濟、財務和管理課程,搞不好可以發現自己對於這些方面也很有興趣;如果過去某方面比較弱,也可以趁機去選修相關的課程來加強。另外,就是 MBA 是把你當成未來的 CEO 在培養,所以各方面的相關知識會教,雖然沒有深度但有廣度,能夠幫助你跟 COO, CFO 或 CMO 有效溝通。
其實一門課要在兩個月內上完,又是用英文授課,要 100% 吸收是有一定難度的。不過師父帶進門,修行在個人。願意花多少時間讀書,能夠把多少老師教的東西帶回去公司,將來會不會再繼續自修,就看你自己的態度了。
2. 英文變得嚇嚇叫:答案是英文一定會有進步,但取決於個人的決心。要想在一年之內,就把英文能力在各方面大幅提升很不容易做到。進步最多的是 listening,其次是 reading,因為每天都要上課和讀書。至於 writing 的進步非常有限,教授沒時間去校正每個同學的文法錯誤。而在 speaking 方面,要看你願不願意常常開口,包括上課時發言以及平常和同學聊天。有的人一整個學期,甚至一整年上課時都當啞巴,除了被 cold call 之外,決不會主動發言。
總之,還是看你有多想把英文學好,上課時你也可以做自己的事情,不要專心聽課;回家之後也可以不太看書,或許一樣混到一張學歷,不過別人可能會懷疑你是不是真的從 USC 畢業的。
另外,再提醒一次,有機會去修 IBEAR 之外的選修課,就會發現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面對 75% 都是 native speaker or ABC 的同學,才會警惕到自己的英文還是有很大的加強空間。
3. 可以認識 VP, CEO 或者一票菁英:答案是不一定,會有幾個,但是整體來說,同學的程度難免參差不齊。而且工作年資不代表對等的實力,有的同學很年輕,但是專業能力很強;有的同學倚老賣老,卻無法以實力服眾。
IBEAR 的學生組成以國際同學,尤其是亞洲為主 (日本、南韓、中國和台灣), 平均是 34 歲,每一年有 55 ~ 60 個學生,同學感情較密切,而且在台灣的校友連結很強大。而 Full time 兩年制 MBA 則是以老美為主,平均 28 歲,每一年約收 220 人。選擇 IBEAR 對於將來想回亞洲工作的同學比較有用;相對來說,選擇 Full time 兩年制 MBA則可以常聽到字正腔圓的英文,有比較多的機會和老美相處以及合作。雖然亞洲人會辛苦一點,但是對於想在美國工作的同學應該幫助較大。
總之,班級的組成就跟公司一樣,你不能選擇同學和同事,可是你可以學著如何和其他人 teamwork。就算運氣再好,有燒香拜拜,也不可能一整年每次分組都分到好組員。與其去抱怨不能改變的現狀,不如想辦法去適應和溝通。與其覺得自己都遇不到優秀的同學或 CEO,不如勉勵自己去努力當一個愈來愈好的人或未來的領袖吧!
另外,就是想辦法去交幾個好朋友,那種畢業後還會定期保持聯絡和關心彼此,某一天你去他們國家出差或遊玩時,真的會充當導遊的同學。而當他們來台灣玩,你也會願意這樣做。
4. 拿到 MBA 學歷等於好工作和高薪保證:答案是不一定。其中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非美國公民,會是在美國求職的障礙之一。另外,Full time MBA 因為有 internship,還有第二年可以專心求職,加上有 CRC 求職中心的全力 support,所以找工作較占優勢。IBEAR 是 term 制而非 semester 制,在 8 月份開學後,當兩年制的二年級生在 9 月份參加求職博覽會時,我們卻在水深火熱的 term 1,試著在密集的課程安排中 survive。
但是事情都有正反兩面,念 IBEAR 的人通常工作年資較久,這是你求職的優勢之一,也有國際同學順利在美國找到工作;或者被公司任用,之後派任到自己原來的國家,所以也不用過份悲觀。
5. 名校等於一流名師:答案是優秀的教授不少,但不見得個個都是。就跟班上同學一樣,不會每一位都是菁英份子,教授的組成也很難都是超級黃金陣容。好的教授恨不得每堂課再多教幾分鐘;差的教授提早下課。好的教授每年都調整上課方式和更換 case,期許自己一直有進步;差的教授一樣的教材年年教,考試題目也不換。
重點就是每個學生都交了這麼貴的學費,就更有責任去忠實評核教授績效和反映給辦公室。覺得教授好的和壞的地方都要寫出來。期中評量之後如果教授沒有改進,那期末評量請不要客氣給他們打低分,同時也要寫出具體的理由。這不只是為了學弟妹,更是為了整個 IBEAR MBA 的長遠發展著想,也給那位教授一個自我改進的機會。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對那些孜孜不倦,每天認真教學的好教授有所交代。
6. IBEAR MBA 等於任你玩一年:答案是不見得,還是有人拿到 C- 被當掉,必須多留一年重修。
7. 一定要考試成績和 GPA 很高才有機會錄取:答案是不見得,但是你的 GMAT 有 700 分以上,就有機會拿到獎學金。而錄取與否,跟你的 essay, interview 以及自我包裝有很大的關係。尤其是有創業經驗者,更具優勢。
8. 外國的月亮比較圓,老外就一定比較厲害:答案是不一定,不需要妄自菲薄。以上台 presentation 來說,如果老外沒有事先準備和花心力做投影片,一樣會上台去照著 power point 從頭念到尾,或者說一堆 B.S.,投影片也不見得做得比較好。所以要給自己多一點信心,好的表現沒有捷徑,就靠不斷的練習。而 case study 也是,他們看一篇一個鐘頭,我看一篇四個鐘頭,邊看邊查單字,常常還要看第二次,但是勤能補拙,實力的差距就用更多倍的時間來慢慢彌補。
9. 一定要買車才可以在 LA 生活:答案是不一定,不是每個來念 USC 的人都是富家子弟。有車當然是比較好過,平常要出去採買和遊玩,或者班上有活動都很方便。不過相對來說,整體開銷也會因為停車和油錢而提高。其實沒有車的生活方式就是住在學校附近,以腳踏車代步,遠一點的地方就搭公車,有活動時跟同學 carpool,還是可以度過一年。(不過要謝謝有車的同學的熱心照顧)
10. 愛情跨不過太平洋:答案是不見得,出了國際機場就等於分手嗎?有同學克服時差,靠著每天熱線維繫遠距離戀情。也有同學雖然把老婆帶來美國,還是跟同學搞曖昧;那些另一半不在身邊的,就更不用說了。也許他們認為天高皇帝遠,又是在國外,沒有太多人認識。其實同學大家都心知肚明,閒言閒語少不了。
【Why MBA?】
這是每個人申請 MBA 時的 essay 必考題之一,寫得冠冕堂皇是一回事,自己知不知道為什麼要來念 MBA 又是另外一回事。我想上述的論點不只適用於 IBEAR,說不定也適用於其他的名校 MBA。重點就是念完 MBA 不能使你立刻一步登天,但是可以帶給你企業管理各方面的知識,讓你吸收和觀摩國際同學的經驗和優點,試著用不一樣的角度來思考事情,然後讓 MBA 的無形效益和影響在未來的十年或二十年裡慢慢發酵。總而言之,這個學歷只能幫你一次,進公司之後還是得靠自己,在職場生涯中日復一日的努力。
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給想出國念 MBA 的人多一點參考,不管要念或不念,最後都是一個不會讓自己將來後悔的決定。
原文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