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凱2010年申請錄取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的MBA,這是他申請時準備GMAT考試的心得,很值得要考GMAT的同學參考,也可以給正在埋頭苦讀甚至灰心的同學一些激勵。
GMAT正式考試成績:
2008 / 2 / 29
Quantitative 42 (63%) / Verbal 15 (8%) / AWA 4.0 (21%) , Total 480 (31%)
2009 / 12 / 23
Quantitative 47 (78%) / Verbal 17 (12%) / AWA 4.0 (18%) , Total 530 (42%)
2010 / 1 / 27
Quantitative 50 (93%) / Verbal 16 (10%) / AWA 4.0 (18%) , Total 530 (49%)
2010 / 3 / 11
Quantitative 50 (93%) / Verbal 18 (14%) / AWA 4.5 (37%) , Total 570 (56%)
1. Quantitative 和Verbal兩個部份滿分都是 51 分,加權評分後滿分各為 400,總分則為 800,分數在電腦考試結束後可以立刻知道。而AWA 分析寫作另外計分,滿分為 6 分,必須由專人批改,約 5~7天後可以收到 e-mail 的 score report. 很麻煩的一點是成績單上會列出你最近 5 年內考的每一次 GMAT 成績,就跟警察局的前科資料一樣。如果你的成績不進反退,你想要申請的學校收到成績後,就會謹慎評估你的英文實力。
2. 分數後面的 % 代表你的分數在全世界受測者中贏過多少人。
請不要懷疑你看到的分數,才考到 570 還敢寫心得分享文。相對比較下,很多牛人都是一次考到 600 多分,甚至 700 +,所以如果想看如何考取高分,抱歉這一篇文章裡不會寫,因為連我自己都考不到。不過倒是可以分享一下奮戰的過程和心態。
GMAT (The Graduate Management Admission Test) 是想要到美國申請 MBA 研究所的必要考試之一。考試時間長達快 4 個小時,分為 AWA / Quantitative / Verbal 三個部份,中間休息兩次各 8 分鐘. Quantitative 和 Verbal 的每一題都有 5 個答案,更是降低可以亂猜對答案的機率。(連考試時給的那隻油性筆拿起來在桌上轉,也才 4 個象限分別去猜答案 A, B,C,D而已,答案選項還有一個 E 是怎樣?)
1. AWA (Analyrical Writing) 分析寫作
分為 Analysis of an argument / an issue 兩篇,各 30 mins.不是像托福作文給題目後可以天馬行空亂寫,要針對題目的 argument 去分析裡面的 assumption 和 conclusion 的關係,還有 evidence 是否充足。要分析題目, 寫得有邏輯和寫的快,所以不容易。
2. Quantitative 計量:
分為 PS (problem solving) / DS (data sufficiency) 兩種題型,合計 37 題,75 分鐘。其實考試內容大概是台灣的高中數學,不過 DS 有邏輯觀念在裡面,給兩個解題條件,去判斷是否可以解出問題,所以比 PS 題型困難。PS 有給答案,真的不會時可以帶入答案反推回去。相對的 DS 要判斷以下 5 種情況: 條件 1 單獨可解、條件 2 單獨可解、兩個條件聯立可解、兩個條件分別可解、兩個條件聯立還是無解。不過通常Quantitative項目是台灣學生拿高分的地方。
3. Verbal 語法:
分為 RC (Reading comprehension) 閱讀 / CR (Critical reasoning) 邏輯 / SC (Sentence correction) 修辭。三種類型混合以亂數次序出題,合計 41 題,75 分鐘。這個是國際學生普遍吃虧的地方,一般都無法在規定時間內答完。RC 閱讀測驗要讀的快;CR 邏輯要讀懂題目和判斷那個答案可以加強或削弱上述情況;SC 不只考文法,而且還考句型的流暢和精簡。
I.考試心態
這是小凱從小到大考過最難的考試,托福 iBT 和 TOEIC 都算是小兒科了。雖然是工科畢業的,可是數學從小六就不行了,國中也是很差,專科時的工程數學和微積分考過 0 分和個位數。上次算數學至少是 10 年前了,現在要回頭去面對自己最差的罩門談何容易。每次在補習班上課時還在想題目,那些優秀的大學生就輕鬆解完題了,等到老師講解完還是滿頭霧水,下課要去請教同學。 Verbal 部份更慘,單字量不足,題目常常看不懂,邏輯觀念本來就很差,文法和修辭更是差的一蹋糊塗。
假設 GMAT 是一個砲火猛烈和防守固若金湯的堡壘,那些考 700 + 的神人是擁有配備精良的轟炸機,輕鬆地飛過去丟完炸彈,然後凱旋歸來;那些考 600 + 的人是有坦克車在前面開路,整團的部隊跟進攻擊;那 34 歲的我就是單兵作戰, 只有一支步槍就往前衝了。就算沒有未戰先怯,能夠放平常心上戰場,那也只是讓自己的雙腳不要發抖,穩穩地站在攻擊發起線而已,敵我雙方的火力差距並不會有任何改變。從踏上戰場的那一刻開始,我就知道我不可能會贏,不是看輕自己,而是清楚明白自己的準備時間有限和能力極限。我也知道每次到最後都會橫屍戰場,Quantitative 還沒考完,就已經彈盡援絕了,苟延殘喘活下來,更變態的 Verbal 在前面等著,然後在槍林彈雨裡不斷中槍,直到斃命為止。我知道我不會打贏這場仗,可是我要自己在每次倒下去之前,都要比上一次還要再多前進幾步,就算是用爬的也好,用滾的也好,我都要再前進一點點。只要還有一口氣在,我就要睜大眼睛看清楚我這一次為什麼陣亡,下次可以怎麼再進步。
GMAT 是智力、體力、毅力和耐力的考驗,不只是折磨肉體而已,更是對精神和心理狀態的打擊。每次在電腦前考完按下計分選項,雙手合十祈禱著,然後看到螢幕顯示計算完的分數,帶著破碎的心和那兩張 A4 score report,準備從櫃台旁邊的 12 樓窗戶跳下去。即使打消念頭之後可以走出大樓,每一個步伐都很沉重, 抬起頭看著天空,和夢想的距離就像地面上的我跟太陽一樣遙不可及,士氣和鬥志都被消磨殆盡。等到一段時間恢復了,調整好心態,可以準備再挑戰了,卻發現自己的實力也沒有多大增加,然後上了戰場,再次被打倒,繼續療傷、復原和被擊潰的地獄循環。
我年紀比別人大,台灣考生最強的數學是我的弱點,我的準備時間又沒有別人多, 除了唸書還要面對和照顧不知道何時才會復原的左腳,而腦袋瓜又沒有別人聰明,完全想不出自己有任何優勢,或許只有意志力而已。我每次考試前都會再看一次電影「洛基 / Rocky 」第一集的 DVD。默默無名在街頭閒晃的地下拳手洛基被選為重量級拳王阿波羅表演賽的對手,大家看好洛基最多撐完三個回合。洛基也知道這一戰他沒有獲勝的可能,但是他要自己全力以赴,做個勇敢和驕傲的挑戰者。洛基被修理得很慘,鼻青臉腫,眼睛腫到看不見了,他要訓練員割開眼皮讓他繼續比賽,鼻子被打斷了也不在乎,最後被擊倒在地上時,他用僅存的力量和顫抖的手抓住場邊的繩子嘗試爬起來,連阿波羅都不相信會有如此頑強的對手。然後他搖搖晃晃地站了起來,打完剩下的最後一個回合。洛基終究沒有獲勝,但是他奮戰到底,從三個回合打到十五回合,他用鋼鐵般的意志讓他的身軀可以不斷承受對手的重拳,即使被打垮,也要有再爬起來的鬥志。
這就是在你下定決心要考 GMAT 時該有的心態,很少有人可以一次過關,但是每次花了 250 USD 當砲灰,就要學到一點東西,就要比上次更進步一點。然後相信自己的努力終將獲得回報。和第二次及第三次相比,我考第四次時是狀況最差的一次,Math JJ 出的很少,尤其前面 20 題很多沒有看過,最後 75 分鐘時間到才驚險做完。心裡面已經涼了一半,因為知道 Verbal 要追分更難,Verbal 考沒幾題我就知道在低分區了,頭開始暈,一度懷疑有地震,左手摸著快要跳出來的心臟,六神無主,手足無措。隔幾個位子的老外大概也情緒失控了,忽然冒一句 F – – K,嚴重影響我的心情。最後我想就算在低分區,我也要試著多答對幾題看看,沒想到最後分數是最高的一次,其他人拿到這個成績可能會嘆氣,大概只有我會有開心的感覺吧! 因為我知道從 480 考到 570 的心路歷程,我知道這個成績很難看,可是我盡力了。
II.考試準備
1. 準備教材: 每個人都一定會看的 OG (GMAT 12th edition Review)、OV (GMAT Verbal Review)、OQ (GMAT Quantitative Review) 、JJ (追夢網考題整理)、PP 1 & 2 檔案。(過去的 GMAT 題目匯總)
2. 準備時間: 一開始設定為 5 週,沒想到一路奮戰了 3 個多月。
3. 準備策略: 一開始就鎖定目標在決勝 Quantitative,因為這是台灣學生可以輕鬆拿接近滿分的項目,不過對於數學是最大弱點的我,卻是很大的挑戰。所以先把該好好把握的這一部份準備好,Verbal 其次。在時間分配上就是 75% Quantitative,10% CR,10% RC,5% SC。後來發現此策略錯誤,有 JJ 的幫助,Quantitative 大概只需要一週準備,反而應該是多花時間在 Verbal 才有 600 + 的可能性。
4. 單字準備: 還是以 TOEFL 那本分類字彙黃皮書為主,發現有 80% 的 GMAT 單字都在裡面,然後新的單字在自己整理和抄錄在裡面。
AWA:
1. 完全沒有時間多準備,只有把 OG 上的題目中不會的單字查完而已,包括Issue 139 題和 Argument 135 題。然後考前一天看幾篇 Issue & Argument 的範例文,還有稍微背一下可以寫的句型。從 2007 年 AWA 4 分 還有 21% 到 2010 年 AWA 4 分 只剩下 18%,可以知道近年來大家都在上面花了不少努力,畢竟如果要念名校,AWA 也是錄取考慮的重點之一。
Quantitative:
1. 第一次去考根本不知道有 JJ 這種東西,算完 OG & OQ 就去考了,當然是當砲灰。這二次除了 OG & OQ 各算完 3 次之外,還整理了當月份 JJ 的考題,大概 350 題左右,然後也算過 2 次。後來發現 OG & OQ 算一次就夠了,因為裡面的題目不可能會再考了。
2. 第二次考試結果證明 JJ 對我幫助實在太大了,當天考試出了至少 60% 一樣的考題,有些題目我看不懂題意,但是我知道方程式怎麼寫。其他也有些題目,我不用花太多時間去想解法,因為已經知道答案了。但是考試題目還是會變數字,所以熟悉解法比硬背答案重要。
3. 通常如果當月考試者很多又願意提供 JJ,那三個禮拜大概可以累積快 400 題。不過像第四次考試是在換題後 12 天,所以只有 180 題。我是先做完一次,然後前兩天把錯的題目重做一次,還有錯的題目前一天再做一次,然後考試當天早上再算一次反覆錯的題目。也就是不會算的題目至少算了 4 次, 然後考試時看到答案選項,你大概馬上知道那一個是對的,可是還是要小心再算一次才確認。 另外,考試前一天記得重算個 10 題 OG 或 OQ 題目,答對與否不是重點,因為題目不可能會再出現,主要是因為 JJ 都是中文,必須看一下英文題目,讓自己考試時不會臨時轉不過來。
4. 我因為數學實力很差,所以本來第四次是 3/1 考,因為 2/26 換題庫,所以只好忍痛花 250 USD 放棄考試延期到 3/11,因為不靠 JJ 去裸考一定很慘, 就算 3/11 只有 1 個多禮拜的 JJ,還是聊勝於無。
Verbal (Sentence Correction):
1. 所有考試項目中我最差的,大概練習時錯誤率就在 80% 上下。因為老師也說這是投資報酬率最低的項目,所以有點算是策略性棄守。
2. 第二次考試之前連 OG 都沒做完,OV 則是完全沒做。另外看了 JJ 提示的考試重點。第三次和第四次考試雖然做完 OG 及 OV,還有一部份 PP1,不過還是錯誤率很高。
Verbal (Critical Reasoning):
1. 總是感覺很難用常識去思考,有些題意看不懂,答對機率就很低了。
2. 考試前有把 OG 及 OV 做完,也有看過 JJ 的考題整理。
Verbal (Reading Comprehension):
1. 第二次考試前連 OG 都沒做完, OV 則是完全沒做。 另外看了 JJ 提示的考題整理。
2. 第四次考試時有把 OG, OV, PP1 & PP2 做完,也有看過 JJ 的考題整理。
III.正式考試
1. 出門前請確認有帶護照,另外考場內有點冷,可以帶薄外套進入。考場在市政府捷運站 1 號出口右轉後繼續走即可看見,先到如果考場有空位可以先考。我都是報名 12:00,這樣當天早上吃完早餐還可以來個總複習。第二次考試時大概 10:00 到,後來是先在門外面看書,大概 10:50 有空位時就進去考。第三次和第四次都是人比較多,我先去附近一個社區的中庭椅子上做複習,然後 11:00 時吃完一條巧克力, 回到考場準備考試, 大約 11:20 就可以開始考。
2. 進入考場大門後就不可以看書。確認身分後會發給置物櫃鑰匙,要把隨身物品包含手錶全部放進去。建議順便跟工作人員要兩張面紙,我有一次就是考試時急著要面紙又浪費了作答時間。考完 AWA 和 Quantitative 之後都可以休息 8 分鐘,如果第一次休息超過 8 分鐘,第二次休息會依照超過的時間扣除。如果很倒楣,休息時碰到大家排隊等著出來,然後廁所又塞車,那動作就要更快一點。
AWA:
1. 先考 Issue 才考 Argument,各考 30 分鐘。時間很快,大概只能用 5~7 分鐘去思考架構和內容,不然會寫不完。另外就是會留最後 1~2 分鐘確認是否有錯字。
2. 根據後來三次考試的經驗,Issue & Argument 分別遇到一題根本沒有在 OG 題庫裡面,可見還是會持續更新題目,不見得全部都在課本中。
3. 第四次考試從 4.0 進步到 4.5,其實寫的字數跟之前都差不多,我想應該是 issue 那一題寫的比以前好。我是遇到 OG 的第 5 題: Giving one person central authority and responsibility for a project or task is not an effective way to get work done. 因為自己曾經做過 project management 的工作,所以寫來特別順手。我站在反對的立場,說明正因為 project leader 有受到專業訓練,能夠有效率地在很短的會議時間整合大家意見得到結論,以及帶領成員往專案目標前進。相對來說,其他成員雖然具備某一方面的專業,但較容易在本位主義和自身利益的角度思考,而不會主動多做努力來縮短專案時程。雖然寫的不多,可能是因為言之有物,所以比前幾次分數高一點。
Quantitative:
1. 必須好好把握前面 20 題的答題率,但也要注意時間。第二次考試由於想好好把握前 10 題,所以至少都小心翼翼驗算過 1 次。結果變成最後 5 題沒有時間作,只能把它猜完,而且那 5 題也有看過的題目,所以很可惜。第三次考試時運氣很好,math 37 題中 JJ 出了30 題,我一路順利作答,做到最後一題時還剩下 5 分鐘。但是第四次就只有約 20 題有看過,不過 51 分還可以錯 3 ~ 4 題,48 ~ 49 分可以錯 8 ~ 9 題,所以真的不會做也不用太沮喪, 好好把握其他的題目。雖然我第四次考試 math 剛剛好做完,答題過程也一直忐忑不安,但是分數和第三次一樣是 50。
2. 結論就是 JJ 必看,因為可以看到考題和答案,還有網友提供自己的解題思考過程。不過就算看題目就知道答案,也不能馬上選完按確認,因為聽說電腦會依照回答的反應時間判斷為作弊,反而會被扣分。
Verbal (Sentence Correction):
1. 必須好好把握前面 20 題。整個 Verbal 41 題裡面SC 出的比例比 CR 多很多, 所以要靠 RC 及 CR 來補 SC 的分數不容易。
2. 第二次考試一開始出的前面 10 題至少出了 6 題 SC ,一下子就會信心擊潰,丟到低分區了。另外,很多題目花太多時間去想也沒有把握做對,與其如此不如好好把握其他題目。
3. SC 的 JJ 是最沒有用的,因為題型很難有人背出來,加上不容易遇到一樣的。
Verbal (Critical Reasoning):
1. 考前對於 JJ 抱持很大的希望,實際考試時幾乎沒有遇到一樣的,果然還是實力最重要。
2. CR 的 JJ 運用以了解題意為主,正確答案每個人說法不同,而且會有變體, 所以不能直接死記答案。
Verbal (Reading Comprehension):
1. 第二次只考 3 篇,都是短篇文章,因為在低分區的緣故。不過時間整理掌握太差了,第三篇出來,三題都直接猜 A 就往下做了,根本沒有時間多看。考題至少有 2 篇在 JJ 裡面,不過也只能知道題意,臨場考題還是要靠自己去思考。
2. 第三次和第四次都考 4 篇,但是第三次幾乎都是長篇,第四次是短篇居多。
3. RC 的 JJ 功用還 ok,運氣好可能 2 ~ 3 篇都是在 JJ 裡面,而且有人提供主題相關的背景知識,可以大概有一個概念在腦子裡。但是實際作答時還是要靠實力,因為在時間壓力下,不見得可以順利答對,總而言之,平常的實力累積才是王道。
我知道革命尚未成功,這樣也只是達到可以申請學校的最低分數要求標準而已。
I did not beat GMAT, but I did it my way.
在此把此篇文章分享給每個正在為 GMAT 奮戰的夥伴們,箇中辛苦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體會。當你灰心喪志時不妨聽聽這一首歌 my way,歌詞也很符合我考完的心情。記得不斷替自己打氣,只要再多堅持一下,相信下次考試就一定能夠達到設定的成績。
Keep believing in yourself!